指標解釋:
獲得信貸衡量的是擔保交易中借方和貸方的合法權利、信貸信息的數據等情況。合法權利力度衡量的是擔保和破產法中為貸款提供的便利程度;信貸信息數據及覆蓋率衡量的是通過征信服務所提供的信貸信息的覆蓋面、范圍和開放程度。
指標具體分析:
合法權利力度指數:衡量的是指擔保法和破產法保護借方和貸方權利并借此為借方提供便利的程度。
信貸信息深度指數:衡量的是影響信貸信息覆蓋面、范圍和開放程度的規則和做法。
信貸登記機構覆蓋率:衡量的是征信機構中個人和企業的征信數據情況。
信用局覆蓋率:衡量的是征信機構中個人和企業的征信數據情況。
中國獲得信貸指標得分及排名: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報告中,中國獲得信貸指標得分60分,排名由73名下降7位至第80名,北京市及上海市獲得信貸指標具體表現及得分排名如下圖表所示。
?
二級指標 |
北京值 |
上海值 |
中國值 |
中國得分 |
合法權利力度指數(0-12) |
4 |
4 |
4 |
60 |
信貸信息深度指數(0-8) |
8 |
8 |
8 |
|
信貸登記機構覆蓋率(成年人百分比) |
100 |
100 |
100 |
|
信用局覆蓋率(成年人百分比) |
0 |
0 |
0 |
?
?
注:圖表均源自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
各地改革先進經驗及做法:
(1)深挖稅務信息,推動銀稅互動
在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深圳微眾稅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通過采集稅務部門掌握的企業涉稅相關數據,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江蘇銀行等100多家銀行機構(含分支行)建立合作關系,幫助銀行機構授信10萬多戶企業,其中90%以上是小微企業。
(2)匯集政府信息,解決金融機構不敢貸問題
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蘇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采集當地72個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所掌握的企業工商登記、納稅、財務報表、社保公積金繳納、水電氣繳費、知識產權等幾百項信息,形成基于政府信息的小微企業信用報告及信用評分,與當地95家金融機構合作,解決金融機構不敢貸的同題。
(3)開展“政銀聯席會議”,解決企業“首貸”問題
宜昌市伍家崗區開展“政銀聯席會議”,全面對接銀行金融機構和有貸款需求的企業,將有貸款需求的企業登記在冊,反饋給銀行。銀行通過初步篩選,對接企業,符合申貸條件的可在“政銀企對接會”上現場發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