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解釋:
納稅指標衡量的是一家中型企業在某一特定年份內必須繳納的各種稅項和強制性派款,也衡量因納稅與支付派款以及進行稅后合規而產生的行政負擔。納稅一級指標包含4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納稅次數、納稅時間、總稅率和社會繳納費率、報稅后流程指標。
指標具體分析:
納稅次數:企業—年內繳納的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等稅費的次數。
納稅時間:衡量企業繳納稅費的準備時間、申報時間和繳款時間。
總稅率和社會繳納費率:企業繳納的稅費占商業利潤的比例。
報稅后流程指標:衡量企業在納稅申報之后填報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獲得增值稅退稅、企業所得稅錯報后修正、企業所得稅錯報審計是否發生及所需要的時間。
中國納稅指標得分及排名: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報告中,中國納稅指標得分70.1分,排名由114名提升9位至第105位,北京市及上海市納稅指標具體表現及得分排名如下圖表所示。
?
二級指標 |
北京值 |
上海值 |
中國值 |
中國得分 |
納稅次數(次) |
7 |
7 |
7 |
70.1 |
納稅時間(小時) |
138 |
138 |
138 |
|
總稅率和社會繳納費率(占利潤百分比) |
55.1 |
62.6 |
59.225 |
|
報稅后流程指標(0-100) |
50 |
50 |
50 |
?
?
注:圖表均源自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
各地改革先進經驗及做法:
(1)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負擔
調整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北京市由12%調整為5%-12%、上海市由7%調整為5%-7%。深圳市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由330元/每平方米降至3-15元/每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工業用地稅額標準再下調50%。
(2)注重創新集成,壓縮納稅時間
北京市整合優化推出“8大套餐”,可一次性辦結全部相關事項,極大地優化了納稅人網上辦稅體驗。截至目前,推出的套餐主要有:“新辦納稅人”“跨區遷移”“主附稅聯合申報繳納”“跨區域涉稅事項”“初次申領發票”“非正常戶解除”“清稅注銷稅(費)申報及繳納”“國際業務”等8大套餐。
上海市通過“一表集成”系統自動提取和整合歸并數據,將增值稅申報表“十表合一”,使納稅人申報準備時間減少30分鐘。
深圳市探索將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期限從一季度申報一次、半年申報一次,統一調整為一年申報一次;建設可交互VR電子稅務大廳,為納稅人提供場景導覽和辦稅指引。
廣州市推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一鍵申報”,自動生成申報表,將申報準備時間從20分鐘壓縮至5分鐘;依托i-Tax智能機器人,為納稅人提供全天候智能化咨詢服務。
(3)拓展智能辦稅,提高辦稅效率
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全面實行納稅人網上自主更正申報,納稅人在申報期內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申報數據可進行網上自主更正申報,并補繳相應稅款,減少納稅人往返辦稅服務廳次數。上海市開發覆蓋所有日常申報表的電子申報系統,推出大廳流量監控等53個服務項目,建成涵蓋企業和個人,覆蓋電腦端和移動端的一體化辦稅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