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解釋:
跨境貿易指標衡量的是進出口貨物物流過程的時間和費用,跨境貿易一級指標包含8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出口邊界合規耗時、出口邊界合規費用、出口單證合規耗時、出口單證合規費用、進口邊界合規耗時、進口邊界合規費用、進口單證合規耗時、進口單證合規費用。
指標具體分析:
出口邊界合規耗時、出口邊界合規費用、進口邊界合規耗時、進口邊界合規費用:衡量進出口過程中海關部門要求的通關和檢查、非海關機構要求的通關和檢查、處理港口/邊界相關手續的耗時和費用。邊界合規的“耗時”和“費用”取決于邊界合規程序的發生地、程序的要求者和執行者,以及檢查進行的可能性。
出口單證合規耗時、出口單證合規費用、進口單證合規耗時、進口單證合規費用:衡量進出口過程中獲取單證(如獲得發放和蓋章的文件)、準備單證(如收集信息以完成報關單或原產地證明)、處理單證(如等待有關當局簽發植物檢疫證書)、展示單證(如向港口或當局出示港口碼頭收據)、提交單證(如人工或以電子方式向報關行提交報關單)的時間和費用。
中國跨境貿易指標得分及排名:
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報告中,中國跨境貿易指標得分86.5分,排名由65名提升9位至第56位,北京市及上海市跨境貿易指標具體表現及得分排名如下圖表所示。
?
二級指標 |
北京值 |
上海值 |
中國值 |
中國得分 |
出口耗時:邊界合規(小時計) |
24 |
18 |
20.7 |
86.5 |
出口所耗費用:邊界合規(美元計) |
265 |
249 |
256.2 |
|
出口耗時:單證合規(小時計) |
10 |
8 |
8.9 |
|
出口所耗費用:單證合規(美元計) |
78 |
70 |
73.6 |
|
進口耗時:邊界合規(小時計) |
34 |
37 |
35.65 |
|
進口所耗費用:邊界合規(美元計) |
255 |
230 |
241.25 |
|
進口耗時:單證合規(小時計) |
15 |
11 |
12.8 |
|
進口所耗費用:單證合規(美元計) |
80 |
75 |
77.25 |
?
?
注:圖表均源自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
各地改革先進經驗及做法:
1、壓縮整體通關時間
上海海關以推進貨物提前申報、優化海關通關環節、港口作業無紙化改革、減免進出口通關費用為重心,減少了提貨單傳遞、交單時間與出口貨物邊境合規時間,大幅壓縮了港口手續辦理時間,此外,跨境貿易合規費用中的政府性基金、港口經營收費、船公司經營收費、報關代理費用等全鏈條的收費都有明顯的降低。
2、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
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退出口岸驗核的退出口岸驗核”原則,對通關環節需要保留驗核證件進行簡化,保留口岸驗核單證除安全保密需要外,全部實現電子聯網核查。
3、推動降低口岸收費
清理規范不合理、不合規收費行為。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公開收費目錄清單,實現口岸收費明碼標價,以公開透明促進口岸收費回歸合理空間。
4、實現“多報合一”
2018年5月15日,海關總署完成海關管理企業信用信息年度報告與市場監管部門企業年報“多報合一”改革,年報事項由120余項減少至40余項,年報事項減少約70%。
5、提高口岸物流信息化水平
廣州市推進口岸作業場站貨物裝卸、倉儲理貨、報關、物流運輸、費用結算等環節無紙化和電子化,進出口企業在統一平臺上辦理集裝箱設備交接、提箱作業計劃申報、費用結算等手續,實現無紙操作、減少單證流轉環節和時間。推動海運提單換提貨單無紙化,企業在報關環節不再提交紙質海運提單或提貨單,提高口岸作業效率。